直戳社会痛点,凭什么豆瓣才6分,划走你就错过这部真正的电影了 天天通讯
今天,Sir只想推荐一部6分作品。
你没看错。
6分,即便在院线国产片里,也是“低人一等”的存在,国片开分没个7分,都不好意思对外说。
【资料图】
但有时候, 评分,却会让你错失真正的电影 。
别说Sir危言耸听。
一些大师的作品,比如戈达尔,如果没了“大师”之名,拿到今天放,豆瓣恐怕也难上7分。
更何况。
今天我们要聊的,暂时,还没拿到“大师”的名头。
《盛夏》《彼德诺夫流感》导演基里尔·谢列布连尼科夫的新作:
柴可夫斯基的妻子
Жена Чайковского
柴可夫斯基?
聊音乐?
别急着划走。
我们不聊音乐,也不聊音乐史,这次,只聊影像,只聊“女人”。
顺便看看。
一部真正的电影。
为何在这个时代,被“短视频”杀个片甲不留。
01
“同妻”劝退片
怎么形容这部电影呢?也许只用一个片段就行。
海报上的那场戏。
安东尼娜(阿丽奥娜·米哈伊罗瓦 饰)拒绝与丈夫柴可夫斯基(奥丁·兰德·拜伦 饰)离婚,柴可夫斯基唯一一次如此温柔地将女人的黑色面纱拉下。
这是全片里,夫妻二人最亲密的时刻。
而女人享受着与丈夫此时的亲昵,并在他的耳边又诉衷肠。
没有你我活不下去
似乎丈夫也想以吻报以她对自己多年忠诚的爱意。
可,嘴唇微张。
即将要吻上妻子时,他温暖的嘴唇,说出了一个冰冷的词语:
贱人。
女人,笑了。
什么样的女人会有这样的反应?
一个深爱着的,却又心如死灰的女人。
在历史上。
关于安东尼娜·米柳科娃的记载并不多,在历史记载里,我们只知道她是他的一名学生,与他的结合,更多的是安东尼娜的一种“舔狗”行为。
△ 37岁的柴可夫斯基与安东尼娜·米柳科娃婚后的照片
而电影里。
前半段则花了很长的篇幅在叙述她热烈的爱。
比如第一次见到柴可夫斯基时。
你会看到她眼神坚定,嘴唇却颤抖着。
比如等待柴可夫斯基回信时。
她会跟踪邮差,看看他究竟是不是有信送到她家。
美好的爱情?
不。
还是再看开头那场戏,什么样的男人会对妻子的亲昵表现出如此憎恨?
一个视女性的爱情为纠缠的男人。
我们都知道。
在大部分传记里,人们都认为柴可夫斯基是一名同性恋,而他短暂的婚姻不过是平息“同性恋风波”的一个手段。
电影中也有这方面的呈现。
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姐姐就直接说:
他是个兔儿爷
简单来说。
他与安东尼娜不是因为爱,而是为了摆脱“丑闻”,摆脱负债。
所以。
一个爱得炙热的女人,和这样的人结婚会是什么结果?
一个片段。
结婚之后,她仔细地打扮着自己,用精油涂抹自己的胸口,腋下,私处,就希望丈夫能与自己温存一次。
她举着盏灯,来到丈夫的卧室。
开始脱去自己的外套。
她打开双腿,呼喊着丈夫的名字,并慢慢爬上了丈夫的床上,想以最温柔的方式走近丈夫。
可,他以冷漠回应。
甚至,用双手掐住了安东尼娜的喉咙,推翻了床头的油灯跑开了。
欲望,在柴可夫斯基看来,是她的“人性丑恶”。
这让他“痛苦不堪”。
于是,他以出差之名离开了她。
甚至于,还找来亲友,劝说她离婚。
可。
对她来说,离婚的话,那些热烈的爱与奉献又究竟算什么呢?
就像柴可夫斯基朋友说的:
“奇怪的是你嫁给了太阳,却惊讶于被烧伤,这难道不奇怪吗?”
受伤的她开始愤怒。
她想要复仇。
她急切想要证明,他和她,真的爱过。
于是便出现了海报上的那场戏。
而这。
是他们的第一次“亲昵”。
也是最后一次见面。
02
不止是炫技
请原谅Sir将这个故事叙述得如此简单,因为这部电影的重点,不是看故事。
而是看影像设计和调度。
这种技巧上的讲究,在当下,显得难能可贵。
第一次看《柴可夫斯基的妻子》,每个人都会赞叹的,必然是:
导演出神入化的时空转换技巧。
比如,这一段。
女仆在将油灯摆上桌前,还是下午。
而当女仆将油灯再摆上桌后,通过光影的流转后,镜头再次出现女主角时,时间已经到了午夜。
比如,这一段。
女主角车站送别柴可夫斯基。
送完之后走进候车室,遇到几个士兵的“调戏”,她转开头,重新走出来时,已经到了迎接柴可夫斯基回来的日子了。
最让人讶异莫过于结尾5分钟的(伪)长镜头。
女主在现实空间里拿完补助。
走出门。
恍然进入了一段超现实的空间。
这里有将女人的悲惨人生与经历融入其中的舞蹈。
有心理欲望投射的幻象。
更夸张的是。
镜头一路跟随她走下楼。
又重新接入了另一段现实空间:得知柴可夫斯基去世的消息。
可以这么说。
虽然这一部类似这样的镜头比导演前作节制很多,但在当今世界,似乎还找不到其他人能和他相比。
但仅仅是炫技吗?
不。
不夸张地说,电影的 每一个镜头都有其含义。
比如说,火。
电影中的“火”让人印象深刻。
一方面,是因为导演采用了全片自然光的设计,其呈现出来的质感和赏心悦目程度,在这些年,甚至二三十年里都难得一见。
另一方面,则是因为不同的“火”,其实也在传达着不同的意思。
比如说。
电影一开始,安东尼娜在拿到柴可夫斯基的地址时,以及在为他写情书时,都出现了火焰。
在此,代表了安东尼娜心里的一丝希望与愉悦。
当她收到柴可夫斯基回信时,光线,依旧是从信的那边投过来。
这是温暖她的 希望之火 。
而后来。
婚礼上出现了一个细节:
被视为神圣婚姻的烛火,突然熄灭。
于是神父淡定地接过安东尼娜手里的蜡烛,点亮丈夫手里的那根早已熄灭的蜡烛。
什么意思?
她想要为丈夫燃烧,却永远无法点燃他心里的那一摊死灰。
这是即将燃尽的 欲望之火 。
而最后呢?
有一日,她在妈妈的咒骂声中走出家门。
出现了一群玩火的杂耍艺人。
此时的火焰,与太阳的光线、灯的光线不同,它不被控制,甚至,要喷涌而出。
这团火要把她逼疯。
透过酒店的玻璃,安东尼娜看见了柴可夫斯基,而倒映在镜子上的火焰,像是她的怒火,将他熊熊包围。
这时,却是即将吞噬她的 愤怒之火 。
你看。
一团火都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意义。
更不用说阳光与阴暗的反衬:
通过镜子折射出两人的关系:
这一类国产片鲜少在乎,但又很能呈现出电影感的镜头了。
可以这么说。
如果只谈影像呈现,谢列被称为当代大师,也毫不为过。
03
“看不见”的苍蝇
但,很少人会在乎这些。
Sir说的不仅是华语圈,甚至整个世界范围内,在意影像呈现技巧的人,也是越来越少了。
人们痴迷着超级英雄。
痴迷着女性、种族、阶层的表达。
更夸张的。
在当下,我们往往“着迷”于拿三观去审判一部电影。
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下。
《柴可夫斯基的妻子》几乎不会占到任何便宜。
为什么?
豆瓣上有一句评论,洋洋洒洒许多字,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:麻烦以后男导演别拍女性了。
说到底,是因为电影不够“女权”。
它拍了旧社会里一个女性被男性社会逼疯。
但她没有觉醒。
反而执着于身份,执着于感情,这还了得?
以至于有人直接写下两个字:
可耻。
但要Sir说。
且不说影片本身就是呈现一个人(无论男或女)的迷失与迷茫,就说,按那个年代的思维方式去塑造一个女性,也会被打上男性中心的标签了?
你看不到一种注定的悲剧:
婚礼的誓词里说到,丈夫是妻子的头,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;妻子也要敬畏她的丈夫。
看不到那个年代女性的艰难:
19世纪,放眼整个西方音乐史里,优秀的女性作曲家少之又少,能像舒曼与克拉拉如此般配的伉俪,更是少之又少,而安东尼娜,不过是一个中等阶级的家庭,她再怎么优秀,最后只能是男人护照里的一个名字。
甚至看不到导演一而再再而三的画外音:
苍蝇。
它出现在两人在“谈婚论嫁”时。
出现在柴可夫斯基托人请求妻子离婚时。
也出现在柴可夫斯基写信控诉妻子时。
这飞不走的苍蝇,是谎言的反抗者,是腐烂婚姻的见证者,是这段“爱情”走向灭亡的预言者。
Sir只能说。
虽然,相对于导演的前两部作品,这一部稍显逊色,但这也绝不是拿三观衡量的结果。
电影终该归于电影。
这句话,我们其实已经说了无数次了。
但为什么“看不见”?
说到底,其实是 不想耗费精力去看见 。
短视频时代,我们早已习惯了投喂,习惯了直给,看一本书(假设能完整看完的话)前,需要看别人的解读视频,看一部电影前,也要看看别人的趣味解说。
我们能读完的文字越来越少。
我们能坚持的耐心越来越小。
于是。
你说一个镜头其实有别的寓意?你说一部电影需要你仔细思考?不不不,我们的大脑构造不允许,我们的大脑天然会排斥“异见”,排斥“复杂”,有些话,看到了也当没看到吧,有些画面,看不懂就让它过去吧。
这,恐怕也是我们越来越不注重镜头语言的原因。
那些思考与理解,太累了。
就像电影里的安东尼娜。
当她再去找到丈夫的朋友,下足了决心,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,不会与自己离婚。
可在那位朋友的蛊惑下。
内心极度撕裂的安东尼娜,终于不再挣扎。
也投降于欲望之中。
但,你发现了吗。
沉溺欲望之中,再也没有一丝光与火。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编辑助理:小田不让切